37-top_img.png

盘县政办发〔2013〕44号盘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山县2013年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05-25 浏览次数:163

盘县政办发〔201344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关部门: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盘山县2013年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三年

 

 

盘山县2013年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有效组织开展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保护生态、优化环境;采取全面普查、严密监测、科学防治、检疫监管等综合措施,有效遏制美国白蛾疫情暴发成灾,确保我县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二、防治原则

1、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美国白蛾防治责任状的落实与考核,实行“属地负责”,属地政府、责任单位对本辖区内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负总责。

2、部门协调,联防联治。各经营和管理单位作为防治责任主体,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用药”的要求,城乡互动,部门联动,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防控格局。

3、综合防控,科学除治。要综合运用人工、物理、植物杀虫剂等无公害措施,加强美国白蛾防治新技术、新药物引进推广力度,努力提高防治成效。

4、全面布防,突出重点。在监测普查的基础上,对虫情发生区采取多种措施集中灭杀,迅速降低虫口密度;对国省干道、重点生态工程、旅游区等重点地带,严看死守,发现疫情第一时间清除。

5、依法监管,强化责任。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美国白蛾的预防、控制、除治等工作依法进行管理,对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三、防治任务

全县计划防治面积5万亩,防治作业面积15万亩以上。主要风景区、城区、交通要道两侧及重大活动场所周边等关键部位,叶片保存率90%以上;村庄及周边等其他地区,叶片保存率80%以上。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防治率达到100%,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

各有关部门具体防治任务:

县城指挥部、县城建局:负责城区的美国白蛾防治任务,特别是城市行道树、公园、公共绿地以及其承建的弃管小区等区域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同时要协调各物业公司,开展好城市住宅小区内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县水利局、县辽河局、县交通局、北方新材料产业园区:分别负责其所属林木或绿化带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盘锦管理处:负责高速公路盘山段绿化带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铁路、交通等部门要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和五部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国内托运、邮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的联合通知》的规定,配合林业部门做好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查和疫情封锁工作;对运输和托运来没有“植物检疫证书”的林木种苗和来源于疫区的美国白蛾其他寄主植物及其产品时坚决不予受理。

四、技术措施

(一)疫情监测

1、监测预警体系。继续巩固在发生区每个镇设立监测点,确保每个点有1名兼职测报员,进行全年监测,负责调查虫情数据,并及时上报。县级森防站要定期发布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趋势预报。

2、虫情普查。在整个防控普查工作中要做到“四个不漏”,即不漏一棵喜食树种、不漏一个村屯、不漏一个街道、不漏一条公路。

普查时间:美国白蛾在我县一年发生两代,第一代普查时间6月5日—7月10日,第二代8月5日—9月10日。

普查地点:辖区所有树木;车站、码头、旅游点以及存放货物集散地;公路、铁路及沿途村庄的树木。

普查树种:主要喜食树种有糖槭、白蜡、桑、榆、臭椿、花曲柳、山楂、杏、等;一般喜食树种有杨、柳、桃、楸、樱桃、苹果、梨以及葡萄等。

普查方法:以自然屯、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军单位为调查点;公路以一道班,街道以一条街为调查点。每样点调查100—300株,顺光观察树上网幕,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在重点发生地点,对主要喜食树种要逐株详查,对一般喜食树种采取踏查、详查相结合。在易发生地点,也可于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性诱剂等方法进行监测。

3、发布预报。根据监测调查资料,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发布发生期、发生量和发生趋势预报,为防治提供准确信息。

(二)检疫封锁

1、产地检疫。强化种苗繁育基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生产与加工点、集贸市场等货物集散地的产地检疫检查,确保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2、复检。强化疫区调入森林植物及其制品的复检,发现疫情及时扑灭。

3、调运检疫。严格禁止不经检疫调运现象发生;严格检疫要求书制度,没有《植物检疫证书》的应检产品、商品,不受理运输或托运,堵住传播途径;同时要强化现场检疫的要求和宣传工作,提高调运检疫率。

(三)防治建议

1、人工物理防治

剪除网幕:6月5日至6月20日,8月5日至8月20日,在美国白蛾网幕期,每隔2—3天进行一次调查。发现网幕及时剪下。剪网时要避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

围草诱蛹:7月5日至7月15日,9月5日至9月20日对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距地面1—1.5m左右处,用草把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9天换一次草把,解下草把,把蛹用纱网集中收集,放于林地,待寄生天敌羽化后销毁。

2、生物防治

应用苏云金杆菌(bt)。对4龄幼虫前(6月25日,8月25日前)喷施bt,使用浓度为1亿孢子/ml。

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一个世代应释放2次蜂,第1次应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7月5—15日,9月10—20日),第2次宜在第1次放蜂后7 天—10 天(即美国白蛾化蛹初期)进行,也可将白蛾周氏啮小蜂发育期不同蜂蛹混合一次性放蜂。

3、植物源杀虫剂防治

幼虫期使用苦参碱类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把责任落实到位,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二要及早摸清虫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着重抓好高速公路、省级公路、主要风景区等重点区域、关键部位的防治工作,特别要加强全运会比赛场馆周边的美国白蛾除治。

(二)密切工作配合。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配合,互通信息,互相监督检查,交流防治经验,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实现部门之间、县域之间、乡镇之间的联防联治,整体推进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不留防治死角。

(三)推行专业防治。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专业防治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确保防治效果;同时要积极探索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防治新机制、新模式,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招投标等多种形式开展防治工作。

(四)加强物资储备。要结合发生面积和特点及时准备药剂、药械等应急物资,保证充足供应;加大对美国白蛾防治资金的投入,做到优先安排,重点保证,及时到位。同时依据“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投入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地筹备资金,动员经营单位、林木所有者积极除治。

(五)严格督促检查。要不断加强监测、检疫执法力度, 防治期间,县政府将进行全程督查。对隐瞒疫情、贻误防治时机和防治不力、造成疫情严重扩散蔓延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不能及时进行除治或除治效果不好的,进行通报批评,同时推行限期除治制度。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山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20003 ICP备案序号:ICP备案序号: 辽ICP备1300387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427-3554789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