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转型 走向全面发展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
——在中国共产党盘锦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9月27日)
高 科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盘锦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盘锦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盘锦走进转型发展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全面转型,走向全面发展,为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而努力奋斗。
确立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需要,人民的期盼。我们要树立长期奋斗思想,聚焦如期实现转型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转型发展实践,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有序释放可以发挥的综合优势,向着建设滨海新盘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奋力实施“三大任务”,统筹推进“四个转型”,圆满完成了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盘锦站上了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新起点,实力活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我们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推进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3,盘锦跻身全国资源再生型城市行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46项、竣工投产632项,中国兵器、忠旺铝业、中储粮等项目相继落地,长春石化、北燃公司、和运橡胶等项目陆续投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在全省率先突破千亿规模,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7个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湿地旅游、全域旅游蒸蒸日上,服务业比重提升13.4个百分点;土地规范流转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保持全省领先,盘锦大米、盘锦河蟹成为全国知名区域品牌,农业与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小巨人企业、楼宇经济朝气蓬勃,“四新”经济蓄积星火燎原之势。盘锦实现了由单一产业支撑到多点多元发展的跨越。
过去五年,我们高扬辽东湾对外开放旗帜,推进沿海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开放功能更加健全,实际利用外资总量是“十一五”时期的4.6倍。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站上国家战略平台,辽东湾新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推动转型发展强劲引擎;盘锦港跻身国家一类口岸,第五代亿吨大港初见雏形;集疏运体系日臻完善,盘锦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轴城市、东北及蒙东地区最近出海口、三大国际通道节点城市,实现了由内陆资源型到沿海开放型的转变。开放促改革赢得发展动力,投资与服务两个便利化、市对县区管理体制、基层社会治理等引领性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取消下放市级行政权限504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的主体框架逐步确立。开放促创新增添发展活力,大连理工大学研究院等研发平台迅速崛起,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以上。盘锦实现了由主要靠政府推动到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的变革。
过去五年,我们构建“双核双城”发展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呈现新面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实施“双核双城”发展战略,沿向海大道打造“五点”城市带,沿中华路布局五个重点产业园区形成产业带,在辽河两岸规划建设辽东湾新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大洼撤县设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2.2%,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更加完善,村容镇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环境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盘锦成为全省唯一的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市。文明创建持续深化,盘锦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盘锦实现了由“城乡”“油地”二元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
过去五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和谐盘锦建设迈出新步伐。小康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持续五年聚焦薄弱环节精准攻坚,实现了农村小康、人头小康、感受小康。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和12.1%。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全市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发展,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食品药品安全稳中向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明显增强,盘锦成为全省第一个荣获全国“长安杯”的地级市。双拥共建工作开创新局面。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盘锦成为辽河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盘锦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更富自豪感。
过去五年,我们践行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推进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成效明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党的领导持续强化,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地方党委(党组)工作条例有效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党建“五项制度”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实现突破,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进步更加过硬。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得到全面整改,“四风”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持续整治,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得到严肃查办,查处违纪案件182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809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盘锦良好的政治生态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盘锦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结构调整还在路上,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定型,发展新动能仍在孕育之中,实现全面转型和人民幸福两大目标任重道远。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项目储备、引进和建设速度放缓,资本、人才要素供应依然趋紧。党的建设仍有缺失现象,部分党员干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不足,个别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同志们,天道酬勤,汗水凝金。五年的转型发展,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力赶超,在开拓创新中勇往直前,在激情奋斗中收获成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总揽全局、政府真抓实干、人大政协积极作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盘锦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全市各族人民,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盘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向中省直驻盘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盘锦转型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六次党代会以来这五年,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进空间、经济、社会、体制机制转型,实现了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的转变,闯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完成了由内陆向河流再向海洋的飞跃,盘锦的面貌、盘锦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彰显了红色气质、开放气质、自然气质。回望这五年,并由此上溯到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辛探索、持续用力、接续奋斗,筑牢了向海发展、继续前行的坚实基础。多年实践证明,没有全面的向海发展就没有盘锦的今天,没有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向同行就没有盘锦的今天。我们只有始终致力于拉长辽东湾新区发展长板、补齐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发展短板、推动各县区发展齐头并进,才能使全面向海发展的龙头昂起来、龙尾摆起来、龙身动起来;只要党和政府干字当头、夯基垒台,人民群众就会演绎出无限的精彩,就会形成勠力同心、方向一致、合力奋进的全面转型发展局面。
二、加快建设滨海新盘锦
建设滨海新盘锦,是我们转型发展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已经持续奋斗了多年,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仍然要不懈努力。今后五年,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孕育突破,我国经济运行的新常态特征将更加明显,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机遇将进一步凸显,盘锦已经具有的可以发挥的综合优势将集中释放。总体上看,盘锦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向更多依靠内生动力、更多依靠扩大开放、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筹工作,认清大势、紧跟时代,用国际化视野谋划盘锦发展,站在国家平台推动盘锦建设,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序释放综合优势,奋力实现有质量的速度、有深度的改革、有福祉的发展。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抓牢发展第一要务,落实“四个着力”要求,突出“四个驱动”,贯穿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主线,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改革开放创新,奋力实现全面转型,有效促进人民幸福,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快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
今后五年全市总的奋斗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转型,走向全面发展,加快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我们要建设的滨海新盘锦,是市域经济强、全体百姓富、整体环境优、城乡人文美的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是融入湿地、面向海洋、傍依河流、牵手城市、链接乡村的全域化美丽家园,是对话世界、开放包容、和谐合作、向上向善宜居宜业宜游的多元化幸福驿站。
——建设发展强劲、经济发达的实力之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强市;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相适应,实现从传统“油城”到现代港城的转变。
——建设深化改革、深度开放的魅力之城。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速形成,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放向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转变,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区域开放门户城市。
——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之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创新人才大量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涌现,网络经济助推转型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大,科技支撑引领转型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活力多元绽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
——建设生活富庶、生态宜居的幸福之城。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品质化,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教育、文化、卫生、社保、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和谐盘锦、平安盘锦、法治盘锦建设扎实推进,蝉联全国“长安杯”,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
各位代表,同志们,实现全面转型、走向全面发展,建设滨海新盘锦,我们必须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从问题出发倒逼改革,从改革切入促进开放,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注入全面转型的市场活力;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做强全面转型的产业支撑;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统筹推进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管理等方面创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潮涌,育就全面转型的持久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优化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增进全面转型的人民福祉。这“四个着力”要求,是实现全面转型、走向全面发展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决胜之要,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到建设滨海新盘锦的全过程。
三、奋力实现全面转型
实现全面转型是走向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依靠改革开放创新,落实“四个着力”全链条部署,坚持转型和升级一起抓,稳增长、调结构、蓄动能一盘棋,切实用好政策环境,让“四个驱动”更加强劲,为实现全面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突出改革引领,打造体制机制制高点。盘锦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就不能前进的阶段。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改革成为全面转型的有效驱动。
坚持全面改革,增强协调性。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局部试点和基层创新为先导,统筹市对县区管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等改革,带动整体改革,基本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总体改革协调机制,落实“三督三察”,完善跟踪问效问责工作机制。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强度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实现重点突破,强化改革引领。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投资服务便利化改革,做实行政审批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厘清市与县区管理边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纵深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动“1+5+2”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市场化运营,全面实施国有农场、苇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要素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坚持法治方向,形成双轮驱动。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并加强党的领导,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调控经济和治理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建设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第二,突出开放互动,抢先优化生产力布局。向海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对外开放。我们要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开放驱动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向盘锦集聚、由盘锦发散。
全力推进辽东湾“四个着力”先行区建设。盘锦的出路在于向海,在于辽东湾。辽东湾是盘锦当前发展的空间、龙头和引擎,也是盘锦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辽东湾新区开发开放,统筹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全力争取成为全国重点石化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滨海新区。保持推进新区开发建设的持久定力,一茬接着一茬干,全面激发新区的内生动力,实现产业、要素和人气有效集聚。各县区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全域临海临港意识,依托自身禀赋,用好港口资源,实现与辽东湾新区联动互促,形成全面的向海发展新局面。
加快建设区域开放门户城市。充分用好纳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发挥辽东湾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建立负面清单,推进自由贸易,形成制度创新。加强与省内重点城市协同联动,加快与黑龙江、吉林及蒙东等腹地优势互补,对接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地区推动要素互换,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发展格局。瞄准德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装备制造和精细化工等产业高端,持续强化内外招商引资引智,大力推进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树立外贸竞争新优势。
依托盘锦港优化完善对外开放功能。全面完善国家一类口岸软硬件设施,建设智能化、便利化的大通关体系。加快提升港口能力能级,深入推进重大港口建设项目。强化港口牵动作用,打通与周边城市和经济腹地的战略通道,完善盘海欧、盘蒙欧、盘满欧国际通道,构建立足盘锦、协同腹地、面向东北亚的交通体系。以盘锦港保税物流中心为支撑,以港口物流为先导,以产业物流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第三,突出创新驱动,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营造创业创新发展环境,蓄积全面转型新动能。
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级。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主动融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使盘锦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育成区、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升级的示范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推进小巨人企业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培育细分市场的小巨人企业。推动产学研创新合作,加快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园、研究院建设,鼓励校企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协同创新。
围绕产业链打造服务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把辽东湾创业新城建成全国一流创新创业高地,引导各园区建设“园中园”,创办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链条化”众创孵化载体。落实楼宇经济六年行动计划,加快商务楼宇开发建设和改造升级。全面推进“四众”发展,拓宽创新创业市场和社会需求对接通道。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对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人才聚集高地。实施服务提升工程,为各类人才提供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深度服务。
第四,突出项目支撑,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抓项目、强产业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准确定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持之以恒抓招商抓项目,如期完成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牵动有效投资,让市场驱动企业发展,推动结构优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制造强市。支持辽河油田实现千万吨稳产,推动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区域炼化一体化能力和精细化率,建成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推进石油天然气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临港重型装备等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实现规模化扩张、高端化升级。依托忠旺铝业,推进铝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环渤海地区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盘锦制造2025”,实施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工程,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发展生命健康、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成长型产业,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材料产业化发展,抢占无人机、智能制造、蓝色经济等产业制高点。建设跨境电商平台、公共制造服务平台、石化产品交易平台、粮食交易平台和旅游指数发布平台,打造全国行业信息盘锦版。
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水平。推动发展大旅游产业,以“红海滩+”为核心,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养老度假、乡村民宿等特色旅游业,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京津冀休闲度假后花园,打造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力争取获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推进产业和金融合作进一步优化升级。完善服务业空间布局,提升服务业比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口岸经济、品牌会展、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完成服务业发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升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设区域商贸中心。
走内涵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进一步创新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造就一批职业农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精品农业,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认养农业、休闲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抓好大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四、全心全意促进人民幸福
促进人民幸福是实现全面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让全市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迈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第一,建设宜居开放新港城。盘锦已经真正步入了全域城镇化的时代。我们要强化全域临港、全面开放意识,昂起辽东湾这个龙头,摆起辽河口这个龙尾,舞起各县区这个龙身,建设一座轻轻放在湿地上的现代化港城。
优化全域城市布局。立足“双核双城”发展格局,建立全域覆盖的“多规合一”体系,保持全域全面向海发展的定力。坚持组团式城市布局,打造辽东湾新区隆起带,促进新区、老城区、新农村功能复合,强化各县区协作协同,实现空间更优化、功能更完善、发展更科学。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以国际化视野规划城市,增强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以经典化标准建设城市,高标准推进市政、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形成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立体开发。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实施低影响开发建设,使城市更干净更有序。
主办单位:盘山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20003 ICP备案序号:ICP备案序号: 辽ICP备1300387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427-355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