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top_img.png

培育新优势 催生新动能——2021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发言摘编

发布时间:2021-07-16 浏览次数:494


一、抓好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当前是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重要时期。对实体经济智能化的发展应抓好五个关键环节: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运作智能化、产品创新智能化、产业链接智能化和经济调节智能化。目前,在前两个环节,各地做得较多,而对后三个环节则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动。

推进产业链管理智能化,使得企业供应链、营销链和创新链安全有保障,优化有方向。如供销链的风险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金融管理可将供销系统从链式转化为网式。同时,供应链和营销链智能共生可对合作伙伴与产品的质量与水平实时评估与预警。

提升智能化新产品、新服务的创新设计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综合使用芯片、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自动控制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新的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如智能汽车、智能家用电器、无人机、智能医疗仪器、智能会议系统、智能物流系统等。

推进使用大数据智能技术辅助调节经济,包括区域经济监测、经济景气预警、产业趋势分析、政策分析优化、竞争合作分析、产业链梳理优化、招商辅助决策以及企业群发展分析等。

我国具有长期信息化积累的互联网和大数据基础,有着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前瞻性分析和规划,有着各级部门的系统领导和推动,相信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一定能促进我国走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防范安全风险夯实发展根基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为重要驱动的新经济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发展,智能化取代信息化,我们大步迈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期。在线应用、跨境贸易持续高速增长;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信息领域新基建蓬勃发展、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突飞猛进;数字化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化、普惠化、均等化,社会治理和网络治理持续完善。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良好机遇,但也面临发展不平衡、关键技术突破受制约等问题。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更好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关键技术产业生态建设。从未来网络、云计算、端计算、网络安全、芯片制造装备五大技术体系统筹推进关键技术发展。抓紧布局信息领域前沿技术研发,突破量子计算机、量子交换等关键技术,推动建设全国量子骨干网络。

统筹推进信息领域新基建。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体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和建设。以信息领域新基建体系化推进关键支撑技术的发展,加大行业专用芯片和大规模应用软件研发力度。

积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根基。要积极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监督执法,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安全管理等配套政策法规。

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基于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贫困群众用网致富能力。

大力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升数字经济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数字合作形态,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各国在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园区、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协同共赢。

三、发挥新基建的基础支撑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数字化信息技术支持的新经济发展被称为新技术革命,从互联网的兴起开始,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已进入了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再到智能化的发展阶段。支持数字经济发展,须推动为其打造具有基础设施支撑力的新基建,这对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支持新经济、新技术革命助力高质量发展。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数字经济对维持经济社会的基本运转功不可没;在持续抗疫的努力中,亟须以新基建支撑数字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不断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内需会由此形成非常可观的发展潜力释放机制和对于外部不确定性的抗御机制。

还要看到,面对“十四五”连接2035年远景目标、对接现代化进程中,为真正把握好战略机遇期,完成新旧动能的转换,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一定要让新经济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形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后劲,一定要充分发挥新基建在新时代现代化战略贯彻实施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新基建在中国具备大有作为的空间,中国经济社会的成长性,正是一个与之对应的客观基础。

我国工业化的成长空间相当可观,而完成工业化必然伴随城镇化继续推进,又必然得到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的助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新基建将是全球化背景下全面经济社会成长过程的重要积极能动因素。

同时,新基建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充分发掘数字经济的潜力空间。在新基建的推进过程中,中国的民营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在创新发展和升级发展中,抓住机遇,进一步焕发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把握规律统筹推进转型发展

全球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数字化转型热潮,突显数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强大韧性,助力转型加速。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的数字经济体系框架日益清晰。信息通信技术持续创新释放数字化转型巨大潜能,呈现面向工程应用的深度优化、技术体系结构的整体变革和理论性基础创新等多个方向,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周期,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变革。

加快数字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握规律,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途径。平台经济从消费性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加速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并打通行业机理与智能科学,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载体。我国5G+工业互联网已初步展现变革性赋能意义,在检测监测、远程控制、自动操作等场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为进一步产业变革奠定了基础。全球贸易迈向数字贸易时代,我国数字贸易快速发展,数字服务贸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是抢抓国际发展新优势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关键领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是数字化转型关键,要加速从数据资源化的初级阶段向数据资产化和资本化方向发展。

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推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应用,探索形成面向重点行业的实施架构和实践路径。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带动工业软件、控制系统、智能装备等传统短板创新突破。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与商业创新,培育全球竞争力平台体系。持续筑牢数字安全保障,着力打造按需安全、智能安全、主动安全、安全一体化的数字生态。

五、满足时代需求培养数字人才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据的广泛积累和深度应用,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已经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而且将成为越来越主流的经济形态。

站在人类工业革命历程来看,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两个特征非常突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带来的数字化革命;以能源结构调整为代表的绿色革命。推动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以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创新发展的方向。发展数字经济最关键的动力是创新,创新也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包括4层含义: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引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区块链、碳汇经济、金融科技等带来的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多约束条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决策模式;站在第四次产业革命高度的新思维模式、新发展理念。在数字产业的创新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具有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思维模式和新发展理念。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关键是人,如何更好地培养满足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社会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能够推动数字科学与数字技术突破、进步的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样也需要推动技术与商业模式融合并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杰出企业家和管理者。在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杰出的科技人才和杰出的管理人才将共同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在发展数字经济中既要重视数字科学和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数字管理和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大学应更加具有前瞻性,培养更多满足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山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20003 ICP备案序号:ICP备案序号: 辽ICP备1300387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427-3554789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