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top_img.png

医保报销的“甲类”“乙类”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1129

在医保三大目录中,医保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乙类”所对应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的报销范围有所不同。

 

医保药品目录中标注的“甲类”“乙类”是什么意思?

 

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

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

 

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

参保人使用“乙类”药品时,需由个人先负担部分药品费用(具体比例按照当地规定执行),其余部分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价格为100元的药品在乙类目录中药品规定需先自付10%,则有10元是不被纳入报销范围的,纳入报销范围的是90元,要按照90元乘以报销比例计算。

 

诊疗项目目录中标注的“甲类”“乙类”是什么意思?

诊疗项目分为“甲类项目”和“乙类项目”。

“甲类目录”的诊疗项目是临床诊疗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诊疗项目。

“乙类目录”的诊疗项目是可供临床诊疗选择使用,效果确定,但需适当控制使用的诊疗项目。“乙类目录”中的部分项目,按照临床适应症、医院级别与专科特点、医疗技术人员资格等予以限定。

 

甲类项目全额纳入报销范围。

 

乙类项目需要个人先行负担部分费用,其余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山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20003 ICP备案序号:ICP备案序号: 辽ICP备1300387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427-3554789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