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top_img.png

对政协盘山县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01 浏览次数:74

李金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耕地保护的提案》的提案已收悉,答复如下:

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五点工作建议,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已在耕地保护工作中采取对应举措。

一、提高政治站位,汇集耕地保护强大合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开展全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积极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一是形成并落实《县委常委会及其委员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职责清单》、《盘山县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二是县委县政府全面加强对全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的领导。2023年度,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耕地保护专题会议,研究耕地保护相关工作,学习最新政策,研判盘山县在耕地保护方面的最新形势,完善耕地保护的最新举措,坚决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通过耕地恢复、永久基本农田管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常态巡查执法等,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三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进行分解,实行“党政同责、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推行目标考核管理,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传导耕地保护压力,确保耕地保护数量红线实至名归。

二、强化监管力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一是上下联动,做到早发现、早制止。认真贯彻落实《盘锦市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方案》,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及各镇(街道)上下联动,全县13个镇(街道)175个村(社区)都有专门的网格员,明确工作任务,实现政府、部门、村(社区)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通过开展不定期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制止违法占用或其他破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行为,对违法现象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守住110.2万亩耕地保护任务和9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任务。二是部门联合,做到强协同、聚合力。自然资源部门协调整合各方力量,织密耕地保护网。构建部门协同协作、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形成耕地保护高压震慑力。

三、加大打击力度,打好耕地保护“攻坚战”

一是强化“一把手”推动问题整改。各镇(街道)、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导问题整改,逐宗地进行研究,及时调度掌握工作进度,在消除存量的基础上有效预防新的违法行为发生。县自然资源局领导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一个镇(街道)一个村(社区)进行业务督促、指导、培训,帮助解决业务难题,务必做到有违必处、有案必办,在精准执法中实现问题清零,在严格督查中实现隐患清底。二是严格执法零容忍。加大“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监察执法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确保违法用地“发现在初始、制止在萌芽”,做到保护有力、执法有效、管理有序。对于存量问题,挂图作战,挂牌督办,稳慎处理,逐步消化,确保各类问题按期清仓见底。始终保持对违法用地的高压态势,加强重点地块监管,对新增违法用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新增违法乱占耕地保持“零增长”。

四、要积极探索农业发展转型机制

(一)构建多元机制,持续推进耕地“双量齐升”。一是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指挥棒”作用。对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分类管控。坚决做到“以补定占、先补后占、节约集约”,建设项目尽量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二是全面盘清、盘活全县耕地及宜耕后备资源。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与补充耕地项目建设,坚持“以补定占”,确保耕地总量“进大于出”。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稳妥有序开展耕

地恢复,不断增加耕地生态效益。在守住耕地数量、稳定耕地布局的基础上,接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完善农田机耕道、水渠、水沟等基础设施,将小田整治成大田,将旱地变成水田,将低产田变成高产田。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双量齐升”。三是开垦新耕地,扩大增量。整合现有资金渠道,构建耕地保护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引进社会投资方、财政投入、村民自主开发等多渠道、多途径,大力实施占补平衡、耕地恢复等补充耕地开发项目,积极推进羊圈子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盐改水、旱改水等项目的实施;2024年立项的坝墙子镇、沙岭镇土地复垦项目已进入工程设计阶段,通过项目的实施来确保全县耕地数量持续增加。

(二)盘山县受海洋和湿地共同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滨海湿地复合的生态系统,为生产优质、生态的稻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及其附加产品的综合效益,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并围绕粮食、水产、畜牧、棚菜四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得到高质量发展。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计40家,按级别分:国家级1家、省级13家、市级26家;按认定类型分:生产型7个、加工型32个、服务型1个;按行业类型分水稻加工16个、畜禽加工10个、水产类4个、饲料加工2个、生物制药2个、果蔬加工2个、苗木2个、畜牧养殖1个、农机服务类1个。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树莓种植为基础,以羊圈子镇现有的基地为中心,延长产业链,发展树莓深加工,生产的树莓果酒、果酱等,提取树莓中蕴含丰富的SOD、花青素、水杨酸等物质,研发化妆品、保健品、药材等系列产品;发展“康养+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旅游产业,打造树莓小镇,辐射带动发展我市的树莓产业,打造盘锦树莓世界级品牌。建立准化优质河蟹种苗冬储基地。加大对河蟹市场政策支持,加快河蟹交易平台建设,规范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建设,建设集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河蟹批发交易市场。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饲料等五大农产品产业链,推进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投资,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级工和精深加工,石新萝卜、涪陵榨菜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我们还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饲料等五大农产品产业链,深入推进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建设,石新萝卜、涪陵榨菜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以兴牧、意丰、中诚、永隽、欧旭、鹤乡旺升等六家为代表的一批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拥有“兴川”、“意生”、“香哒哒”、“锦祥和”、“今隽美”、“大德”等多个品牌,行业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条不断延伸,2023年累计实现产值29.67亿元,带动就业2046余人。同时,创新发展苇田立体化渔业养殖模式,建立万亩标准化优质河蟹种苗冬储基地,加大对河蟹市场政策支持,打造旭海河蟹、秀玲河蟹、孟亮河蟹、海涛河蟹、盘锦河蟹等一批知名品牌,这些河蟹品牌在盘锦市乃至全国河蟹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五、拓宽多种渠道,做实做细耕地保护宣传

一是做好日常宣传工作。围绕“地球日”、“土地日”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标语、发放政策明白卡,制作并播放耕地保护警示教育片,充分利用村广播喇叭和手机微信等新媒体,采用多种渠道拓宽宣传覆盖面。二是依托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制度开展宣传工作。在网格长和片长的带领下,对耕地保护“八不准”、“六严禁”、“五不得”、永久基本农田“四严禁”等耕地保护政策进行宣传,确保问题情况及时沟通和政策传达到位。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将耕地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纳入教育培训内容,着力提升各级部门耕地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围绕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及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等进行政策宣讲,带动公众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增强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营造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


盘山县自然资源局

2024年7月4日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山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20003 ICP备案序号:ICP备案序号: 辽ICP备1300387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427-3554789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