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显担当 决胜之年夺全胜】政策甘霖润泽迷彩方阵 硬核担当深耕振兴沃土
- 发布日期:2025-03-11
- 浏览次数:0
往昔,他们以青春铸就钢铁长城,用热血守护家国安宁;如今,脱下戎装,他们转身奔赴乡村沃野,以智慧为犁,以汗水为雨,在广袤的田野上续写新的篇章。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以“归雁工程”为甘露,精准浇灌每一颗归乡的种子;用“创业礼包”为沃土,让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续写荣光。
阳春三月,又到一年退伍季。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办副主任夏春明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服务清单”,其中“一站式”服务模式尤为亮眼。通过将落户登记、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多项事务整合为“一件事”办理,退役军人平均办事时间压缩了70%,效率显著提升。为更好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返乡即赋能”机制,推出贷款利息下浮1-2个百分点、困难军人“一对一”技术帮扶等特惠政策。一项项有力度、有温度的举措,铺就了退役军人回乡创业的坦途,让“归雁工程”真正成为他们扎根乡土、再谱新篇的坚实后盾。
在沙岭镇沙岭村花卉种植基地,退役军人赵雨石的花卉版图正加速扩张。他告诉记者,退役军人事务局不仅牵线省农科院专家,还帮他申请了创业贷款,满棚花卉见证着退役军人事务局“政策包”浇灌出的创业果实。如今,赵雨石已经拥有100多栋花卉大棚,带动100余名种植户走上致路。随着投资百万元的出口花卉基地建成,这里将崛起东北最大的芍药花海,预计年出口创汇超千万元。
春日的暖阳透过大棚薄膜,轻柔地洒在石新镇红卫种植合作社的葡萄架上。退役军人张东亮带着社员穿梭在葡萄藤间,疏果定穗,手中的动作娴熟而专注。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扶下,2020年投身农业产业以来,张东亮凭借军人的坚韧与毅力,将一片荒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葡萄园。如今,33栋葡萄大棚年产量达50万斤,年产值200万元,成为当地葡萄种植的“领头雁”。
在石新社区祥瑞居家庭农场,退役军人李有柱指着新购置的农机,语气中满是自豪。2007年退伍后,李有柱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扎根乡村沃土,发展农业产业。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扶下,他不仅引进了先进的农机设备,通过平台对接资源,还拓宽了业务范围。如今,他创办的家庭农场已拥有8台农机设备,成为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标杆。
从智能农机轰鸣的沃野到玫瑰花香的产业基地,从惠农政策的精准滴灌到迷彩力量的星星之火,盘山以“政策温度”催生“振兴速度”。赵雨石、张东亮、李有柱的故事,正是众多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缩影。他们将军人精神融入乡土,用汗水与智慧浇灌丰收的果实。当退役军人的热血担当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经纬,“橄榄绿”与“田野绿”交融共生的动人故事,见证着新时代退役军人以犁为剑、以汗为墨,在广袤乡村续写永不褪色的军魂。